四川宜宾:残疾人创业典范陷拆迁困局
八年未获补偿呼吁公平对待
近日,宜宾市知名残疾人企业家赵家莲向媒体深度讲述了她在拆迁中的种种遭遇。这位被誉为当地残疾人创业标杆的人物,如今正面临企业被征用却迟迟未获补偿的困境,她呼吁政府能够公正解决,保障其合法权益。
赵家莲于2000年在宜宾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残联的扶持下,创办了“农生养殖场”。多年来,她凭借坚韧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将养殖场发展为国家“企业、科技示范户”、四川省“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并获得宜宾市“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的殊荣。她多次荣获省市表彰,并担任政协委员。然而,2017年养殖场被政府征用后,她的创业故事被卷入了接连不断的拆迁困局中。
养殖场被拆后,赵家莲被要求迁至牛洗村新安置点发展。然而,这一切在她即将大展拳脚时再次发生变化。因城市规划调整,安置点被纳入了城市建设范围,令企业的重建无从实现。八年的等待中,她不仅未收到应有的补偿款,还将仅有的财力投入到安置点土地平场施工中,为此举债累累,陷入绝境。
为了维持日常运营和支付土地流转费用,赵家莲不得不开办“建筑工程扣件租赁点”以维持微薄收入。但令人心寒的是,2024年底至2025年初,这最后的经济支撑也遭遇停电和设备被强行拖走的问题。经调查,这竟然是相关部门所为。
她表示,这些举措不仅剥夺了企业赖以维生的机会,也让她感到被迫害的深深无助。更令人感到不公的是,赵家莲因借款合同纠纷案被裁定冻结相关款项,还遭受了司法拘留和有期徒刑的双重处罚。尽管宜宾市中级法院随后撤销了司法拘留决定,但这一系列执行中的争议问题,包括个人财产疑似被占用等,至今未能获得公正的处理。
赵家莲质疑法官在案件执行过程中的公平性,尤其是财产问题暴露出的管理漏洞,这让她对司法公信力产生了动摇。
八年无果的补偿等待,企业重建的频频受阻,以及法律执行中的疑问,使赵家莲感到身心俱疲。但她仍然坚持呼吁政府能够重视她的遭遇,公正处理补偿问题,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为,以保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
她表示,自己始终相信政府有能力解决问题,也希望此事件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通过共同努力,推动公平结果的到来,为更多像她一样的基层企业和个人带来希望和支持。
钟廉韬《廉政》内参编辑
热点新闻